首先是受金融危机影响,去年出口订单只有往年的30%,减少幅度很大。与此同时,出口产品价格被不断压低,以薄型高支面料——半漂布为例,往年PFD价格为人民币34元,而到了2009年却一下子降到了25.6元,下降了近10块钱,这导致利润大幅降低。
其次是招工难,开工不足。受低迷的市场行情影响,一些小的纺织服装企业纷纷倒闭,而作为大型国有企业的雪松也面临招工问题。一方面,纺织行业劳动强度大,但是工资水平却很低;同时,雪松厂区又位于市中心,周边地区超市、服装市场密集,一些工人不堪忍受低廉的工资和劳累的工资,就跑到这些服务行业就业。张建平说的很实在:“一个工人做得好,一个月能在纺织厂拿1000多块钱,当超市服务员一个月也能拿1000多块,显然在超市赚钱比在纺织企业轻松多了,工人流失也在情理之中。”
面对困难,作为老国有企业的雪松也在想办法改善生产经营,力求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肩负起社会责任。张建平介绍,一方面,集团对下属的几个子公司进行资源整合,实行原材料及机配件统一采购,这样就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。另一方面,针对劳动力短缺问题,公司也积极到湖南周边省区农村招工。另外,从2009年底2010年初开始,公司给每位职工每月增加100元的工资,来保证用工稳定。在此基础上,在没有订单的情况下,维持常规品种生产,先生产出来,这样到了旺季有人要,也留住了工人,保证了就业,这是国有企业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。但是这样势必会占用企业大笔资金,现金流变成了现货。可以说,企业在负重前行。
进入2010年,对于市场行情的发展,张建平表现得很谨慎:“从目前企业接单的情况看。出口形势还是很好的,但是就全年来说,还不好说,存在不确定因素。记得在去年1到3月份,我们的销售势头还是很好的,但是到了4月份却急转直下,低迷的行情一直持续到年底。”张建平之所以如此保守估计,主要源自两方面的压力。一方面,这几年市场不好,农民种麻的积极性不高;再者,原麻的收购价只有5000元/吨,而麻农的种植成本每吨却达到7000到8000元,无利可图之下,原麻供给自然减少;同时催生苎麻原料价格不断上涨,这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。另一方,从2008年到现在人民币一直在升值,今后汇率波动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,一旦继续升值势必对出口造成负面影响。
怨天尤人不是办法,面对压力,2010年伊始,公司就调整了出口战略。首先是在主攻欧洲、日本、非洲市场同时加大对美国市场以及印度、中东这样的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。其次是针对美国市场的特点,适时调整产品结构,也就是由原来生产纯麻产品转变为生产麻棉混纺、麻和粘胶复合混纺产品,来满足新市场的消费需求。另外在拓展出口业务方面,公司还将积极物色欧美当地人员作为公司的代理商,利用当地华人熟悉当地风土人情、市场情况的优势来拓展自己的海外销售。
张建平介绍说,每年公司都会参加在法国巴黎举行的Tex World Paris展,通过这条渠道,结识了不少海外客户,效果还是很不错的。